從小看福爾摩斯長大的書迷,多少興起過潛入柯南道爾家橇開書桌某處的隱藏小夾層尋找未發表手稿的念頭,現在香港退休教授陳永明幫我們找到還翻譯好了,不掏錢收了嗎?
好啦其實這八篇短篇在英國都有發表,倒是第一次印在繁體書上,還是收收都收!
家裡那套遠流出版社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已被翻到書繩拉鬚、書皮失蹤,說這部作品奠定了我對長篇文學作品的品味準繩也不為過。偶爾回家仍會隨手抓一本便讀將起來,即使早已熟悉前後文,還記得哪個故事的紙因為帶去學校看沾到白膠被撕破過。
直到很久很久後才發現自己喜歡的其實不是大偵探福爾摩斯,而是柯南道爾筆下福爾摩斯所處的時代:大英帝國國力強盛、貴族與中產階級交流頻密,遙遠異鄉歸國的冒險家與旅行者、貴族小姐、女教師、老學究、管家、小騙徒無賴漢之流、才華洋溢的青年男子們進出於城市和鄉間,且誰都可能兼有以上多種身分。大宅邸的珍寶可能流落入小工廠的石膏灰泥中,鴉片煙館的頹頹囈語後可能藏著最精明的腦袋,祕密結社的觸手登堂入室或在街燈下潛行,雙輪馬車封死的車廂內進行著密謀... ...
尋常動機在這樣的培養皿會長成驚人的巨物,老英國的文化符碼和階級間的互動為它披上誘人的外衣。
本書內容毫無意外的是柯南道爾原汁原味,譯筆通暢,可惜少許錯字(或其實是香港用字習慣不同?)會搔到逆鱗,另有某些不熟悉的香港用語會令台灣讀者需要停下來想一下。
八篇短篇安排的順序不至於讀來不耐煩,惟結尾的〈失踪的特別專車〉略平淡。也許是當年看福爾摩斯的年紀太小也沒看過其他推理小說,覺得世界上怎麼有那麼會說故事的人天啊超棒!十幾年後再讀柯南道爾的短篇集已不到手不釋卷的程度,也較難對情節拍案叫絕,讀的是回憶看的是氣氛啊~
排版是悅目的橫向,邊緣保留剛好的留白,小開本硬皮精裝捧著讀來挺舒暢。這種版面安排類似遠流版福爾摩斯只差沒書繩,如果你也喜歡遠流硬皮精裝版, 這本小書會喚起不錯的閱讀記憶。此外私心很欣賞封面封底的三色簡約設計,黑底上的桃紅字體一秒吸睛,作為扁平化簡報設計典範也不為過。
各篇有微捏的讀後小感想:
〈那個小四方箱〉
主角是那種內在纖細敏感的英國男子,故事起頭有一點點《奇職怪業俱樂部》的氣息。莫名喜歡這段主角看海耍文青的段落,違和卻正是他那樣的人會發的念頭,人物形象瞬間飽滿了起來:
這是個絢麗的黃昏。我心情起伏難平,憑著船欄享受著清爽的海風。西邊落日的餘暉烘托著一葉帆影,海被染得火紅,就像個血海。我不禁打了個寒噤。夜空只有主桅上方的一顆孤星,落在水裡,被螺旋槳碎成千千百百閃爍的光點。只有拖在船後的煙柱,像紅色幕帳上長長一條黑色的裂痕,沾污了美景。真難相信渺小可憐的凡人,竟然可以破壞大自然如此的寧謐。
〈出租馬車車夫的故事〉
這樣的計程車司機我可以,從遙遠英國傳到台灣的意外共鳴啊XDD
〈偉奇大叔的回憶〉
偵探被賜死,扒手擔主角。柯南道爾就是受不了讓壞人逍遙使壞,扒手的發揮仍綁手綁腳的不過癮。
〈新地下墓穴〉
那個是阿蒙提拉多酒的味道嗎?
〈黑人醫生〉
有點兒老派的戲法,還行。
〈古猶太的胸牌〉
典型的柯南道爾故事。
〈巴西貓〉
動物跟奇獸也是柯南道爾故事的看點之一,雖然他筆下的大貓一向不走可愛路線。
〈失踪的特別專車〉
或許就像譯者說的,福爾摩斯是柯南道爾心中特別的那一位,即使賜死他也不給其他偵探發揮的機會,這篇硬是少了解謎的快感與正邪交鋒的拉扯張力。
推薦給想看更多正宗柯南道爾短篇懸疑犯罪故事的人,該有的元素樣樣不少除了福爾摩斯。
不推薦給想看福爾摩斯的人(廢話
[關於福爾摩斯與其他]
1. 回頭看會發現遠不只是品味準繩這回事,小時候吸取的養分會產生微妙的影響。
2. 小朋友的記憶是有印痕的,只是到底會印上甚麼毫無邏輯可言。
3. 坐等尼爾蓋曼的新短篇集《觸發警告》,裡面又一篇福爾摩斯!!
4. 純腐向福華華福吃不太下,沒有正宗推理解謎一切免談啦~
5. 但生性還是愛吃肉的噢(笑
6. 抗生素那篇網誌點閱率一直居高不下,思考著是否該再譯些醫學方面的知識。
7. 請推我好書,最近只看學術文章和工具書本宮乏了。
8. 另外一個很喜歡的時代是文藝復興時期。
9. 獨佔診所放古樂看診成就達成!